自知自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可到了他大孙子这儿,却反倒是像起了他家老爷子。

平日里整天嬉皮笑脸,跟个无赖似的,身上也见不着多少那儒学之气。

可一到关键时候,要文能文,要武能武。关键任何时候都能抓住事情最根本的地方,狠狠的抽打。

就好像今日这内阁之事,看似处置的只是一个解缙,可破的却是这些内阁大臣们小看轻视于他的大局。

此局一破,加上任命杨士奇为内阁首辅的怀柔分化手段,日后这内阁中人立时便成了听话的羔羊。

这哪里是什么颇有太祖之风,这压根不就是他家老爷子在世嘛。

就是换做他朱棣这个年纪,放在同样一个位置,他也很难能下定决心一举将那解缙给革职了。

毕竟那可是内阁首辅。

当然,这一切的基础都是朱瞻基这小子之前利用翰林院的破局之举。

也让杨士奇等内阁大学士们清楚的知道,有些事情还真不是非你们不可。

否则仅是朱瞻基以后辈之身份便免去了内阁首辅的解缙,其他那些大学士肯定会认定你年少轻狂,视他们这些内阁大学士于无物,到时候与他争辩的就不仅仅只是一个解缙了。

哪怕杨士奇等人是倾向于太子一派的。

但你不能践踏人家的尊严。

随随便便就免去对方官职,这不是把他们当狗了吗。

那儒学说到底还是讲究点面子的,甚至有时候面子比命都重要。

更何况,没有翰林之举,人家再一走,你干脆就成了一个光杆司令了。到时候人家还会怕你不肯低头?

不管是他朱棣还是太子走一趟,他们也会老老实实回来,但说到底这一局也是你长孙输了。

朱棣到底是朱棣,仅仅靠着面前这锦衣卫的口述便将当时尚书房内所发生的一切都透过表面看到了本质上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