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适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没问题!”

“我们开始吧!”冉染说道。

这一次,我们依旧是在没有观众的情形下开始的演奏,于是我就这样望着远处“完美城市”在水中的倒影,开始了我们的第二场音乐会。

这次我们的开场曲目是肖邦的《G小调大提琴奏鸣曲作品65号》,钢琴声部的主题响起,我与冉染随即便沉浸到了音乐的世界。这支曲子更像是原作者肖邦所要展现的与乔治桑之间爱情旅程的一个片段。

正是这种理解,促使我想起了自己与曾经的妻子的那段婚姻生活,曲子中的情绪变化,更像是我与曾经的妻子在音乐中的争执和默契之间不断转换的演绎,而非我们平静的现实生活的折射。这是我和曾经的妻子举办的很多次的演奏会上的曲目。此时的冉染,在钢琴的演绎上,我竟然听不出与曾经的妻子的演奏有任何的差异,从手法到情感的宣泄达到了惊人的一致。

这更让我的演奏如行云流水般的畅快,此时怀中的大提琴似乎在凭借自身的记忆和爱情去开始了自己的歌唱,讲述着我们的故事,我需要做的只是做它歌声中的主角。

进入快板的第二乐章,我曾经的妻子成为了主角,或者是冉染成为了主角?一时间,我竟难以分辨了!此时,冉染回头看了看我,我才发现我们的周围开始出现了观众,他们都站在清澈的水中,安安静静的听着我们的演奏。

随着演奏的延续,进入第三乐章之时,我逐渐感觉到,我们的音乐与这片“海”的涌动融为了一体,仿佛音乐之声是从水中氤氲而来,而清澈的水面之下也已融入了我们演奏出的每一个音符。

来到第四乐章之时,我们的音乐情绪开始变得起伏不定,她的钢琴与我的大提琴之间充满了时而热血沸腾、时而意冷心灰的对话,最终在彼此激昂的情绪中落幕。

我们在演奏完肖邦的这首作品之后。冉染的钢琴陷入了短暂的沉默,而不是如第一场音乐会那样不间断地演奏。

我再次抬起头,发现我们的周围已经聚满了观众,而且,最大的变化却是我们的演出场地,从天空到“海面”,全部都被染成了红彤彤的一片,仿佛是晚霞突然发生了奇异的变化,光线中的色彩变得极为单一,但是这红色的光线赋予了眼前的场景以暖阳式的细腻而浓烈的氛围。这难道是因为我们的音乐而带来的变化吗?

前次冉染曾说一木牧场所处的第七时间区因为音乐引起的观众的内心情绪变化而发生了时间区偏转,那么这一次的色彩变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