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舞沙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日本人在炮击中国阵地的同时,快速的准备着各种渡河的船只工具。只不过沿河一带已经很难找到船只了,国-军把所有的船都聚集到了淮河北岸,并且炸毁了一切通往北岸的桥梁。沿途的老百姓们更是毁掉了所有的小船,有的人更是烧掉了成片的树林,以断绝鬼子砍木头造船的念头。

鬼子们废了半天劲,也没找到渡船的工具。无奈之下,只能去找一些替代品。比如竹子扎成竹排,或者找水浅的地方淌过河。

但这并不是一时就能做好的,想要让大部队渡过淮河,这是一项大工程。没有任何提前准备的日军陷入了一种困境之中,根本无法找到让大部队同时强渡的工具。

而中国守军这边,淮河北岸的阵地是早就修建好的,具有了很好的防炮击功能。吴奇带着他的残兵和高东的独立大队退守这里后,很快的进入了掩体,躲避日本人的炮击。

而吴奇在这里留守的一个炮营也联系上了,虽然火炮数量不够,弹药也不多,但多少是有了重武器。高东建议吴奇暂时不要使用火炮和日本人互相轰击,把火炮留下做为奇兵使用,这样效果会更好。

一天之后,吴奇等待的援兵终于到了。第五战区派来了一个旅支援他,就驻扎在吴奇防线的旁边,成为一个v字型共同防御日本人。

原本答应吴奇的那两个师因为淮河另一侧日本人的攻击非常猛,被临时派去了那里。因为知道吴奇已经撤退到了淮河北岸,于是只派了一个旅来支援。

中日两军隔河对望,淮河是一条比较宽阔的河流。在那个生态还非常好的年代里,淮河的水位非常的高,是连接南北的一条重要河道,每年从这里运送的各种物资数不胜数。

这是一条天然的屏障,只要中国军队能依据淮河的优势固守此地,日军在没有大规模渡河工具的前提下,很难渡过淮河。这样,也为即将开展了徐州会战解决了被南北夹击的危险。

高东站在战壕里,用望远镜透过瞭望孔观察河对岸日军的举动。只见日军在河对岸正忙碌的扎竹排,已经完工的已经有不少,其中还有一些是用木头做的,看起来比竹排大了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