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叛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收获》编辑部的同志:

我是《收获》杂志的一位忠实读者,贵刊上期刊登了一个叫莫言的作者的作品《进城》,很不错,我想问下这个作者……”

……

时间一点一点的流逝,快要到十点的时候,戈文终于将手头上的事情做完了。将那个已经放满读者来信的纸箱搬到林一铭的办公桌下,然后戈文开始重头将那些自己挑选出来的投寄给《收获》杂志的稿子一件一件的看了起来。

他负责的仅仅是初审稿件,因此比较简单,虽然每个编辑的审稿标准都有差异,可戈文却自己琢磨了一套独属于他自己的审稿方法,那就是把自己当做一个读者,在通读整篇稿子的同时注意文章的结构、文法,以及品质。若是一篇文章能让他不由自主地产生一种先睹为快的心理,这样的稿件更会得到他的关注,因为他始终都认为一篇文章先要做到引人入胜,然后才能育教于人。

说起来戈文的这种方法有着很大的缺漏,因为编辑是一个比较特殊的阅读个体,不管什么文章都应该有自己的理性评判,一个编辑要是把自己当成一个读者,往往会因文章的吸引力而阻碍了他的理性判断,从而导致严重的后果。

不过这对于戈文来说却不是问题,他来自信息大爆炸的后世,接触过千奇百怪的事情,看过的文学作品、电影、漫画等文学作品不知凡几,写的再好的稿件也不会影响他的判断,从而将一篇吸引人却格调不高或者导向有问题的作品通过审核。而这也是他很快就胜任了初审编辑工作的最大秘密。

一个编辑在审稿时,他的心理状态始终贯穿于审读活动的全过程,自始至终制约着编辑的审读活动,影响着编辑的审读质量。审稿心理的优劣好坏无疑是衡量一名编辑是否称职和优秀的一个重要条件,在编辑工作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审稿对于一般的编辑们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情,因为这不是为了享受读书的乐趣而阅读,而是为了工作,有时候编辑们更是要压抑住自己想要一口气将文章读完的冲动,必须让自己很不自在地阅读手稿,不停地质疑、查询让自己不满意的地方,故意不放过作者。

此时的戈文却轻轻的咦了一声,原本懒散的靠在椅子上的他眼睛一亮,身子不由的坐了起来。他右手上一直都转着的铅笔因为挺腰的动作掉到了地上,此时他也不顾了,全部精力都集中在了手中的这份稿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