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吃肉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祝缨逛了几个摊子,商人们摆在外面的多是些次货,要么小、要么品相不好,略有两颗好一些的在外面当招牌。

商人给他们小竹签子,不让下手,但可以用签子拨了看。小吴拿了签子拨来拨去,问商人:“这一包都是一样的价?我要挑出大的来,你也得照这个价卖我。”这一包的宝石价低。

祝缨弹了弹他的脑门儿,对商人道:“你拿大一些的来我瞧瞧。”

商人再拿出来的就是放在小匣子里的,里面铺着深色的衬布,一粒一粒的宝石放在上面,形状大部分不是特别的规整。小吴把所有的小宝石拨完,也没拣出一粒能有黄豆大小的,十分泄气,重回到祝缨身后,说:“大人,要不再换一家看看?”

小吴瘪了瘪嘴,商人笑得颇有深意了,随手摸出两枚核桃大的宝石来,低声道:“十贯,要不要?”

小吴眼睛一亮,十贯钱他还真的有!

手伸了一半,祝缨道:“别乱动。”

假的,她心说。一看就是假的,这傻孩子还真当了宝了。

一眼看过去,这摊子上大颗的宝石就没有真的,小粒的反而有真的。要买,还得去正经的商行里,看那些不是“一文钱拣块大宝石”的。

商人见祝缨说破,顺手将那两枚“宝石”往边上一扔,笑道:“哪家都一样,告诉这位小哥,咱们就是吃这行饭的。拿钱收了货来,再千里贩运至此,东漏一颗大的、西漏一颗大的,都给你了我们还吃什么?”

祝缨道:“你这里的价比京城已算便宜了。”

商人道:“官人说的是。此地距京城近三千里,路途遥远,未必安全,所以运过去的才会更贵。”

祝缨与商人聊了几句,最后也没在他这摊子上买——这些都不是她要的。

又逛了一些,期间也有看着不错的,小吴几次几乎要凑上去,祝缨都喊停。

祝缨最后在一家铺子里问了合适的价格买了一小盒子,足有十几颗。她身上没带这些钱,也是与商人写契书,后兑钱。十几颗宝石也不是自己用,她家也不用这些,这些都是给京城送礼用的。不能等到十二月的时候再跑到州城里买礼物,现在买一些,秋收之后手上有钱了、往州城押运今年的钱粮时再买一些。收拾收拾往京城送,正好能赶上京城过年。

不能年年都不给京城送贵重礼物啊!

商人问:“有极好的匠人,官人要不要他们为官人收拾一下?”

祝缨道:“不用。”这些人的手艺再好也不如京城的匠人。好匠人?手艺好的大多数都得征到京城服役,漏网之鱼很少。

接着才是看珍珠去。

走得远了,小吴突然一拍脑门,道:“哎哟,我刚才怎么昏了头了?!大人,我是不是差点儿叫人给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