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刘时雍,名大夏,时雍是他的字。湖广华容人,天顺八年进士,被选为庶吉士。弘治十三年,因被推举而出任右都御史,巡抚两广及统管两广军务。

“刘卿家?去岁才巡抚两广,两广军务甚为紧要,这不能动。”弘治皇帝马上摇头,未几,又道,“另一人呢?”

“其二,现任南京太常侍卿的杨应宁卿家,此前曾于陕西任职数年,常考察边疆战事,熟知陕西一应事务。”朱厚照应道。

杨应宁,亦即杨一清。十二岁以奇童之资被推为翰林秀才,后送往翰林院读书。

十四岁参加乡试即中举,而在成化八年,更以十八之龄登进士第,现为南京太常侍卿,曾任陕西按察副使兼督学足足八年之久。

朱厚照只是将刘大夏拉来充当人头的,本就没打算由其督理陕西马政,杨一清才是。

“皇儿,刘卿家和杨卿家均在京外,你似乎没和他们有甚么接触吧,为何知道其过往?”弘治皇帝终于道出心中疑问。

“父皇,你莫非忘了《百官名录》,那可是你恩准为儿臣设立的。”

《百官名录》,就是朱厚照放在文华殿柜子的名录,由宦官专门看管。

里面记录七品及以上的文武百官,且一旦有升迁或贬谪,兵部和吏部须在一旬内更替,除非该官员不幸离世,才不会继续变更。

弘治皇帝伸手轻击了击额头,自己竟然忘记了。

就在这时,朱厚照突然轻咳了数下,指着自己的喉咙道:“父皇,儿臣说了半个时辰有余,如今嘴唇干裂,喉咙冒烟……”

弘治皇帝不明所以,嘴唇微动正要询问,朱厚照笑着道:“父皇能否赏赐茶水,让儿臣润润喉咙?”

“皇儿,你才随朝两日,为何就如那些老臣一般拘谨?朕是你父皇,你让朕情何以堪?”弘治皇帝轻叹道。

“父皇,君君臣臣。儿臣不能失了礼节,要不然有人会参儿臣大不敬。”朱厚照恭敬地应道。

“谁敢?这里是武英殿,只得你我父子二人,并无外人,无须如此顾忌。”弘治皇帝道。

朱厚照晃了晃头,先后望往武英殿内的数名宦官。

弘治皇帝顿时明白,朝那些宦官道:“你们都听好了,朕和东宫之言不得外传。若有人阳奉阴违,朕定不轻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