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河车神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毕竟有人提前预警杨巡谋反,还上了密奏,圣人也见到了不过没当回事,这事对圣人英明神武,睿智多谋的形象可是有一定影响的。

所以对于自己上过...不,他就没上过密奏。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下次出征,老夫应该不成行了。”

年近七十的段世桓看着运河水面突然感叹了一句。

一旁正值壮年的中书令柳壑道:“段公何处此言,您老身体康健,精神矍铄,圣人和大燕,还都得倚重您老呢。”

段世桓笑着摇摇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年近古稀,精神不济,等这次平定叛乱之后,就会告老致仕,这庙堂诸事,辅弼圣人的重任,还要诸公努力啊。”

这位段公,是真的觉得自己该退了。

虽然他自觉身体康健,即便在活个十年八年都不成问题,但月盈则亏,从先帝时候就开始担任宰相,他可是与已故的司徒、太师楚国公杨素共事过。

现在杨素的后人造反作乱,肯定是成不了气候的,等大军回师,一月只能就能平定叛军。

杨家的下场也不必多想,必然是要夷其族的。

虽说这是自作孽不可活,但杨家走到今日这一步,也不单单是杨巡野心膨胀。

若不是慕容英步步紧逼,持续打压,想必杨家也未必就会铤而走险。

而段氏自太祖开始就是一等高门,现在的辅国大将军令支王段义弘就是他的侄子。作为鲜卑贵胄,和慕容氏的关系比起汉人大族杨家肯定是更为亲近的。

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形势在不断的变化,经过杨巡这场叛乱,慕容英的猜忌之心肯定是更胜以往,所以急流勇退谓之知机,还是早点抽身朝堂的好。

try{ggauto();} catch(ex){}

还有一点,拜圣人的雄才大略所赐,现在各地民变蜂拥而起,豫州的瓦岗贼,冀州的刘胡之,幽州的张狗儿,淮南的郭凤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