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人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

尽管宫廷此时暗流涌动,但今年是大比之年,而王直被传是本届会试的主考官,故而如今是门庭若市,很多举子携带拜帖纷纷登门求见。

王文是内阁重臣之一,而今以少保顶着谨身殿大学士的身份在东阁任职,正是本届会试最大的热门人选。

他是永乐十九年的进士,并非是词臣出身,而是初任监察御史,于正统五年入京进任大理寺卿,后到陕西镇守五年,于景泰元年正月被召回京城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景泰三年,得高谷和王诚相助,他进入内阁填充内阁人数,二品大臣入阁正是自王文起,为打破“尚书不入阁”奠定了基础。

王文以常服居于家中,到了这个级别更多是求名,正是书房会见一个重要的宾客——太子太师礼部尚书胡濙。

自从三杨后,内阁的地位是水涨船高。

内阁初设殿阁大学士,原本只是挑选优秀词臣充当顾问。

到了宣宗时期,杨士奇、杨荣、杨溥等人以高配的身份入阁,通常是正二品起步,而最高者是从一品。

要知道,大明废除了丞相制度,而最高的实职六部尚书仅仅只是正二品,所以内阁大学士的地位隐隐有超越六部尚书的势头。

英宗时期,当时朱祁镇年仅九岁继位,根本还不能亲政,后宫张太皇太后不敢干政。于是内阁票拟制度正式确立,内阁大学士可以光明正大参与国家政务的决策中来,拥有了议政的重要话语权。

到了现在,随着几位重要阁臣当年所主持的会试门生已经成长起来,他们在朝堂的威望如日中天。

try{ggauto();} catch(ex){}

以现在的内阁首辅陈循为例,他是正统元年的主考官,如今二十年过去了,他的门生早已经成长起来。

王文有心将陈循取而代之,现在缺的正是门生满朝,而今年大比之年,正是他填补这个短板的最好时机。

“老夫知晓简斋的心思,然如今重在大内,重在皇冠!”礼部尚书胡濙轻捋着白胡须,显得智珠在握地道。

王文知晓景泰皇帝病重引发复辟的暗流,却是轻轻地摇头道:“臣子之道,在于无为!今皇室动荡,此皇室家务事,只能遵循天变。”

其实他如何不知晓这股暗流,于谦是为了天下苍生而选择袖手旁观,而他则是无能为力。

说到底,他不过是一个阁臣,又能做得了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