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小期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并非他瞧不起自己的亲生儿子,而是考举人跟考秀才那就不是一个阶段的事儿。在他看来,只要不是死蠢,又舍得下苦功夫寒窗苦读,考上秀才那就是时间问题。当然,若是年过而立尚未考中, 那不如趁早放弃,没的在不可能的事情上头浪费那么多时间精力的。

可孟家这仨,天赋是有, 用功也有,唯一的缺点就是他们年岁太小了,经历的事情也太少了。偏这些年来,乡试、会试里头的考题愈偏重于实践,他们考中的几率只怕不高。

不过,那也可以去试试看,横竖就当是感受一下乡试的氛围,男孩子嘛,吃点儿苦头也是应该的。

按说当爹的这般狠心,当娘的应该心软一些,偏生周芸芸这人心倒不狠,只是偶尔会犯傻,俗称缺心眼儿。

想起孟谨元第一回考乡试时年岁也不是很大,周芸芸一摆手,去吧!

亲爹亲娘都应允了,无论是出于孝道还是单纯的想去乡试考场体验生活,仨小兔崽子斗志昂扬去了。

这仨确实是初生牛犊不怕虎,想着最坏的结果也不过是名落孙山,有啥好怕的?莫说他们尚未及冠,就算再大些,第一次没考上也不算丢人。

抱着这样的想法,小兔崽子们就由亲娘准备了乡试书奁并一应生活用品,昂挺胸的走进了考场。

乡试仍是考三场,规矩跟当年孟谨元参加时一般无二。事实上,科举的规矩已经很久很久不曾改变了,只是考题却变了又变。可即便如此,科考前那些所谓的押题神作,依然畅销无比,学子们总是本着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心态,哪怕明知道多半是浪费钱,最终却还是会咬牙买下。

至于效果如何就不得而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