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克血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回到了青年公社之后,万尼乌斯就接连得到了两个好消息。

先是青年公社的码头已经修建完成,而几个巴达维人已经划着小船顺着莱茵河顺流而下,前往巴达维部族了——这就意味着,从巴达维到青年公社的路程被大大缩短了。

尽管以日耳曼人目前的造船技术,还不足以支持大规模的人员、物资调动,但至少在信息传递等方面,却是大大的缩短了两地的距离。

另外一个好消息则是,随着誓约的订立和战球游戏的推广,万尼乌斯和青年公社的名望在日耳曼人之间大大的传播开来——结果,在这些日子里,来自美因茨、特里尔、巴达维乃至卡狄的,前来投奔万尼乌斯的人,或是赶着自家的全部牲畜;或是除了武器盾牌外一无所有;或是拖家带口;或是孑然一身,林林总总竟来了四百多男男女女。

因为这些人都是前来投奔万尼乌斯的,名义上算是万尼乌斯的追随者,所以留守的总管朱丽叶并没有擅自安排他们,而是将所有人都当做客人,热情款待,妥善安排,只等万尼乌斯回来。

尽管对青年公社新增人口感到高兴,但万尼乌斯却注定只能使他们失望——青年公社严格来说是一个类似军管的地方,而对于那些甚至连家族成员都不是的人,万尼乌斯也没兴趣挨个去认识他们谁是谁——重点是,四百多人,如果要作者给他们挨个起名字的话,那也就不必做别的事情了。

于是,万尼乌斯将所有的新来者集中到一起,耐心的向他们讲解了整个青年公社的运作方式,之后要他们自行决定去留——能够遵守青年公社规矩的,留下;不能的,离开。

这个时候,人们的从众心理就很奇怪了——四百多男男女女互相看看,现似乎都没有人想要离开的样子;四百多男男女女又向周围看看,现两千多号人都能遵守那些听起来不怎么合乎传统的规矩,于是,留下吧……

为了避免有人以后后悔,万尼乌斯又再确认了一遍:“大家不要勉强啊。愿意留下,以后就是一村人;不愿意留下的,也是我青年公社的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