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下小酒馆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经过庞师友与食品学院的研究,这五个名额若是直接敲定恐有不妥,综合学生们在校期间成绩、科研方面的表现,能选出十多个具备食品科学实验室兼职实习能力的学生。

在一番商讨之后,学院决定筛选出十人,在对这些学生进行一轮考核,最终选定进入实验室的五个人,这样相对公平一些。

庞师友对冷运专业非常上心,而胡殊同是专业成绩最为突出的一个,再加上近期收到对胡殊同的表彰信以及实践成果,顺理成章入围十人大名单。他的桌子上放着一本学术期刊,打开的这一页正是胡殊同大二时候的一篇文章,题目为《冷库与冷藏车之外的行业思考》。

在庞师友眼中,这篇文章言之有物的东西比较少,通篇看下来较为空洞。不过在内容之外,庞师友却看到了一种“跳脱”。整整一本期刊,所有人都在讲“怎么冷”,只有这一篇在探索“如何链”。

怎么冷,是技术问题,如何链,是体系思考。

这一点切中庞师友所想,我们的制冷技术虽有差距,但多在能耗与环保方面,基本可以满足当下行业需求。而这个链,才是难上之难,如何能让企业保持自律,如何做到诸多节点的畅通衔接,如何整合松散无序的现状,都是既现实又解不开的死扣。

不得不说,对这个专业能力很强又具备如此思维的学生,庞师友很想和他聊聊了。关于这次选拔的课题,庞师友对胡殊同也深有信心。

接到课题之后,胡殊同全力备战,向公司又请了三天假。

考核前一天一大早,胡殊同来到图书馆查资料,这一次无疑是更高规格的考试,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这次考核是没有标准答案的开放式题目,胡殊同还有一些尚未疏通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