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叛儿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go-->

不久前生的大学生见义勇为抢救掉入粪坑的掏粪老人的事迹激起了千层浪,引了全社会的注意。针对大学生是否值得用自己的生命去救一个掏粪工人的讨论甚嚣尘上。其实救与不救这个问题真的需要拿出来讨论吗?

泱泱五千年的古老历史赐予我们的传统道德是什么?不就是公序良俗?那为何还要围绕着“值不值得”的问题争论不休呢?一切追求文明和进步的人们,本应该基于自己的良知、信念、觉悟,自觉自愿地履行责任,为国家、为社会、为他人做出自己的奉献,这又有什么好疑惑的!

不过关于这场争论,也让我们注意到一个一直被我们忽视的概念——个人的生命价值。很久以来我们一直都延续着之前绝对的集体主义、整体主义观念,而个体是命运、个人的价值一直都被忽视……

戈文看着摊在面前的《羊城晚报》第一版,心里感慨万千。上面就是自己的那篇评论,不得不说林萨已经尽到了自己最大的努力,不仅评论中观点和看法保留了下来,便是自己所写的那些前瞻性的预言也都保留了下来,删去的只是自己对国家、政府的尖锐要求。

可是最让戈文感到高兴的是,在社论的标题下,有着“特约评论员文章”七个方块字,虽然确实没有自己的名字,可能突出这篇社论是个人的作品而不是集体的成果,这已经是天大的幸运了。而唯一让戈文有点不爽的是《羊城晚报》的编辑们将社论的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了“个人生命价值”这个概念上而自己提出的其他几个观点都是稍稍提及,并没有展开了分析。

不过在看到自己啰哩啰嗦大几千字的稿子竟然《羊城晚报》的编辑们浓缩到了三千多字,戈文心中的这点不快也被《羊城晚报》的编辑水平所折服。

不得不说《羊城晚报》的编辑们都是搞文字的高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