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海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说起电影的事,杨小狐还真的有一肚子的火。

像她这种有经济公司的演员,在外接戏,是要给公司报备的,而且公司抽取的费用不低,原本以为很顺利的事,没想在李韶虹那卡住了。

而荣信达对杨小狐也确实算得上尽心栽培。

杨小狐6岁的时候拍了《猴娃》,当时李小晚是制片人,对杨小狐印象很深。后来杨蜜15岁时,在《瑞丽》当模特,李小晚再次找到她并签入公司。

18岁的时候又把她送去北京电影学院学习。在艺人的演艺发展道路上,无论李小晚还是李韶虹,她们非常清楚在哪个阶段该为演员做些什么,并进行合理的培育。

不过荣信达的缺陷也很明显,对艺人的规划,早期主要以自制剧为主,这种情形在国内影视发展初期,只要能抓住内容,再加上陈昆和周熏的演技搭配,很容易作出大火的电视剧。

但随着市场的发展,重点是非文化资金的逐渐入场,竞争加剧,旗下艺人的增多,荣信达很快产生不良的化学反应。

僧多肉少,资源分配不均,包括家庭式管理所带来的向心力缺乏,05年以后,荣信达在自制剧这一块也已经渐渐乏力。

“虹姨说要先看看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