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关铁匠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半个小时以后,三个人吃完了饭,在昏暗不明的路灯下,开车朝上海电影译制厂而去。

德兴馆原来在真如路上,1958年迁到了东门路29号,上海电影译制厂原来在万航渡路,1977年元旦搬迁到了永嘉路383号。

林阳对京城的道路是熟悉的,可是,在上海就傻了。

不要说这是七十年代,就算是几十年以后,不用导航也必须不停地打听才可以。

更何况此时此刻还是黑夜,坐在汽车里的林阳,根本就不知道走的路线,徐山楚开车的技术非常不错,林阳确实是有些意外。

“嘀、嘀、嘀!”

在一个大门外,徐山楚按了几下喇叭,很快,从门卫室就走过来了一个人。

“老万,老李走了吗?”

“是徐厂长啊!我们李厂长还没有走,今天晚上大家都在加班呐,你等一下,我给你开门去!”

汽车再次停下来的时候,徐山楚说到了地方了。

“老徐,你怎么把我们拉到电影译制厂来了?”

特伟一边开车门一边说。

“你已经不是第一次来,所以,觉得这里跟你们美术厂一样,没有什么新鲜感,但是,人家林阳可是第一次来,我带他来开开眼。”

“老徐,你的心眼就是多,这样的办法你都能想出来,那咱们今天晚上看什么?”

林阳从二人的言语中,听出来他们是经常来这个地方。

七十年代,上海电影界有四大企业,分别是上影厂、美术厂、译制厂、科影厂。

人们最熟悉的是上影厂、美术厂,他们两家拍摄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影片,译制厂、科影厂的知名度,相对而言就低了许多。

不过,徐山楚、特伟作为业内人士,深知译制厂的地位是非同凡响。

“林阳,这是上海电影译制厂,咱们先去厂长办公室见一见老李,一会儿在去观影室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