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歌梵唱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木匠蜂是世界性分布的一种昆虫,属于膜翅目密蜂科,通体长约6~8厘米,泛着紫罗兰色的金属光泽;喜欢在实心木内安家,雄蜂先将里面掏空,然后充填花粉筑巢;雌蜂在巢内产卵、哺幼,并守护到最后一个小木匠蜂出世。

我们当地就有木匠蜂,在山林枯死矗立的树干中,在野外无人的瓜棚木梁上,在庭院墙角多年堆放不动的木材堆里,都有它们安家的身影。

木匠蜂平时凶名在外,俗称“蛰死驴”,意思就是木匠蜂能把一头毛驴给蛰死。每当面对威胁的时候,它们总是勇敢地亮出尾部的武器—螫针,能够在刺入对手皮肤时,注射含有多种神经毒素肽和酶的蜂毒,致使对手麻痹或死亡。虽然没有亲眼见到木匠蜂蛰死毛驴的场景,但是这个俗称听起来,就让我们小孩子们很害怕。

我与木匠蜂的战争,发生在十岁那年的暑假,那时的暑假是和收麦子假连在一起的,时间特别长,将近三个月。对于生活在小山村的孩子们来说,暑假是一个多么色彩缤纷的节日!我和村里的几个小伙伴都住在大山北坡的果园里,各家的果园都有一大片,彼此挨在一起,顺延在上山山路的两侧。

山路蜿蜿蜒蜒,南面连接着薄雾笼罩的大山,远远望去山峦起伏,丛林交荫;北面连着淳朴宁静的小村庄,石屋掩映,炊烟袅袅。

一条欢快的小溪跃出南山山腰峡谷,蜿蜒徘徊在山路的东侧,自上而下汇聚到山下村南的小河里。小河依山脚地势在村前打个弯,半环抱着小村庄,自西向东汇入远方的大河。

小河叫做菜泥河,名字缘于河两岸一年四季种满了各种蔬菜,春天的油菜、莴苣,夏天的黄瓜、豆角,秋天的南瓜、茄子,冬天的蒜苗、菠菜等等,村民们每天做饭前,都要在菜地里拔菜,在小河里洗菜,筛捡丢弃到河里的菜根、菜叶,堆积在河岸、沉浸在河底,久而久之,就成了厚厚的河泥,菜泥河因而得名。

据说很久以前,菜泥河冬日里水流量小,只是一条铺满泥沙的大沙沟;夏日里,四周山体、丘陵上顺流而下的雨水汇聚,则形成凶猛的山洪,自村前奔流而过。

后来,人民公社开展农业学大寨运动,村民们在村前的菜泥河上修建了拦河坝,蓄了几里长水面的水库,一年四季流水不断,鱼虾息养成群;又在两岸兴修提水设施和灌溉沟渠,周围旱田变成了水田沃土,稻米飘香,村民们自喻这里“赛江南”。

小村庄也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沙沟崖”。传说清朝末年,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有几户人家逃难到此,见到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处处鲜花果木飘香,飞禽走兽珍奇,于是在河北岸石崖上安家落户,开荒种田,繁衍生息。

外面的人称呼这几户人家为“沙沟里的人家”,随着后来的演变,村庄的名字就叫做“沙沟崖”了。

那是一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普通的农家仅仅能够填饱肚子,餐桌上的主食大体都是红薯、山芋、土豆等杂粮,家家存有的少量粮食平日舍不得吃,只有在寒冬缺粮或者初春青黄不接的时节,才拿出一撮粮食,细细地磨成面粉,参上野菜、树皮熬成一锅粥,每人喝上一碗,就能度过饥荒。

那时小孩子们没有现代社会这么多的零食,我们平时最盼望的,就是家里烹制了新猎取的鸟兽,或者在过年时候,吃顿麦面包着猪肉馅的饺子。

过年是我们小伙伴最盼望的盛大节日,

父母们拿出积攒的布票、粮票、肉票,置办年货,小孩子们才能穿新衣、吃饺子、过新年。

但在十岁那年的夏天,我们却寻觅到了丰富的“零食”,果园里的瓜果、桃李,山里的野兔、鸟蛋,河溪里的虾米、泥鳅,田间的红薯、豆荚,都是我和皮猴、柱子三个小伙伴一起向大自然索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