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清秋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穿越过来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对历史人物有种莫名的好奇感。听到"董大人"三个字,联想到是不是那位引导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人物董仲舒,我立马追上他去。

溜到前厅一侧,躲进屏风,听到厅内大色狼正与一个精壮有力的声音对话,努力想看到那人的脸,却终作罢。

只听霍去病道:"仲舒兄大驾光临,令我将军府蓬荜生辉。"董仲舒语气颇为不甘:"大司马言重,大司马横扫匈奴,立下无敌战功,朝中谁人不敬,我董氏一区区儒生,何劳大司马下帖邀请,今日拜会大司马,大人有何事吩咐尽管说来,若无何事,董某便先行一步。"明明是恭维之词,听上去却刺耳得很,想来这董仲舒并不怎么看得起霍去病这类武夫,又或者这大色狼的艳名远扬,他也实不屑与这种人为伍。我心中感叹,董仲舒果然是一代文人的典范,不向强权低头,不亢不卑,透着难得的气节。只是这样的人,多半在这朝中混不久,史书上说他黯然隐世,也是常理之中。

却不知那大色狼脸皮极厚,语气中非但没有不开心,反而带着一份笑意:"仲舒兄急甚?既然来了,喝杯茶再走嘛。仲舒兄当年《举贤良对策》中,提出'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罢黜百家,表彰六经'的主张,震惊朝野,陛下极为欣赏先生的学术。去病一介武夫,仰慕先生学问,今日难得一聚,正好向仲舒兄请教有关儒学之术。""大司马此言差矣,仲舒才疏学浅,不及那公孙弘半分,公孙大人不是急着与霍家联姻吗,大司马有何问题,问他便是了。"公孙弘在学术上半路出家,而董仲舒却是十年寒窗正规"大学"毕业,就比如,一个是半工半读的函授生,一个是北大高才生,一个绣花枕头,一个满腹经纶。这董仲舒当然对公孙弘是极为蔑视,这般说来,只是故意将将霍去病。

霍去病仍旧眉开眼笑:"仲舒兄提醒的是,改日,在下再向公孙大人请教一番。"这家伙也是个活宝,别人明明是个冷屁股,他却偏要用热脸庞去贴,不知肚子里打什么主意。

董仲舒口气也软下来,问:"敢问大司马要问何事?"霍去病道:"去病这些年征战四方,却常听到一个流言,说是千年前道学祖师老聃藏有一传世之宝,可令人长生不老,又传老聃本人至今未殇,千岁高寿,却健如中年,据我所知,当今陛下也对此流言颇为感触,去病想,若这流言是真,恐怕对先生的学说不利。"董仲舒的语音一滞,沉默下来。

霍去病却补充道:"先生知道,从汉高祖起,我大汉朝便以'无为'治国,经文景二帝,更是以老子的道学为尊,仲舒兄的孔孟之说,虽师出道学之门,却提以仁义礼制治国,与无为之道颇为抵触。若这长生图为实,那先生的强国梦想,恐真要落空了。""哼……"董仲舒重重拍了下桌子,喝道,"都只是些蛊惑人心的流言飞语而已。""据说此长生图落到了匈奴王手中,陛下已派人去寻,仿佛是有了确切的消息,看来也不是空穴来风吧。"我在一边听得心惊,长生图?老聃?是不是那个历史上有名的道学鼻祖老子?等等,匈奴?这怎么听着跟自己的使命极相似,从前的真真,难道寻的就是这张长生图?

正在踌躇,却听那董仲舒道:"有便是有,无便是无,若真有长生之术,那赐予吾皇万岁之尊,皆是天下大福。我一小小儒生,抱负梦想又何足挂齿。""去病以为先生的梦想是为天下苍生共福,此番才明先生只是个人官场仕途之志,确是失望之极。"董仲舒似是听懂了他的话,沉默半晌,指尖轻轻敲打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