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西风提示您:看后求收藏(笔下文学www.20qb.com),接着再看更方便。

19世纪人们的寿命很短,对年龄和基础教育的要求没那么高,许多天才早早就能在各自的舞台上崭露头角。

这些人物往往在艺术界扎堆出现,还没成年就能获得皇家贵族们的青睐,只因为艺术创作靠的是天赋和灵感而不是时间沉淀下来的经验。

但即使如此,卡维这一路的晋级也堪称魔幻。以这样的年纪获得几乎所有外科医生的认同,同时还能得到弗朗茨国王的重用,在奥地利医学界是从来不曾有过的历史。

卡氏剖宫产、朱斯蒂娜的改良乳腺癌切除+汝房重塑、费尔南的腹腔手术、老元帅路德维希的脊椎手术

在外科条件极为苛刻的19世纪,靠着一台又一台超出现有认知下的手术,卡维才勉强走到了这个地步。

军医包括医疗后勤需要一整套完善的制度才能保证运转,维持老一套肯定会遇到相当大的麻烦,所以一开始他想让整个军医处都做出改变。

可惜一山不容二虎,成为和艾丁森对等的另一个负责人并没有消除某些人的质疑。表面上他是皇权特许,可真到了关键时刻,卡维的资历和爵位依然不能服众。

站上风口浪尖就会被所有人盯着,与其这样不如退一步。

最后在讨论之后,卡维选择放弃了干预军医处和医疗委员会的权力,也进一步缩减了自己干预外科手术的权力。他只从艾丁森手里拿来了北线奥尔米茨陆军要塞总医院,成了那儿的院长。

就这,还是布莱希特大公帮忙说话之后才到手的。

权力只有被手下承认才有意义,这种交换和主动退让反倒让卡维觉得轻松。

在艾丁森眼里,北线离维也纳最近,有重兵驻守,也是奥地利的主攻方向,形势不会太严峻。就算真有大战,战线也早就推进西里西亚,和待在后方的卡维没多大关系。

日子会过得很安逸,同时也拿不到任何功勋荣誉。

经过分权之后,整支奥地利部队的军医院里,也只有北线的奥尔米茨和约德克两家医院严格遵守着卡维的《军医手册》,用的也都是愿意跟随卡维的外科医生。

而在西线,军队整体以防守为主。

伊萨尔河沿岸的慕琛小镇是这次的重中之重,那里的总医院由艾丁森亲自督建,整体水平基本和普鲁士在格兰塞尼的医院相当。

当然,这也和小镇规模有关,当地没有像奥尔米茨那样的大型医院,一切都需要在小医院的基础上进行扩建。